拆解腾讯的金融版图:九宫格里的生意和秘密

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已经悄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逐渐出现的数据可以解释这一点。根据第三季度财报,腾讯总收入达到806亿元,其中以支付相关服务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收入”为203亿元,如果不算超过60亿元的“云服务”收入,可以推测,第三季度支付相关金融业务收入接近140亿元。也就是说,金融科技业务约占腾讯总收入的17%,仅次于游戏和广告,也是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业务。商业数据也显示出快速增长。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其支付业务每月活跃账户超过8亿,截至9月底,日均支付量同比增长超过50%。可以与Ant Financial中的数据进行不完整的比较。根据阿里Q2的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支付宝国内年活跃用户已超过7亿。第三季度,腾讯的财务管理业务数据也被进一步披露。腾讯财务管理平台4年运营用户超过1亿,平台资产持有量超过5000亿元。在自身体系之外,腾讯在微型银行中占有30%的股份,并成长为巨兽,2017年净利润为14.48亿元,同比增长261%。截至今年10月,该公司的信贷业务“小额信贷”的贷款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隐藏在腾讯CDG(企业发展事业集团)中的低调、隐秘的“腾讯金融科技”,终于随着近两次财报数据浮出水面。2015年,腾讯整合了原有的基本支付、财务管理、信用信息等业务,成立了腾讯支付基本平台和金融应用线,腾讯总经理刘建平也在成立仪式上首次阐述了“腾讯为什么要做金融”。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是腾讯针对特定业务的第一个开放平台。从2006年到2012年,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经历了漫长的攀登。直到2012年底,曾在英国Apax Partners私募股权基金、美国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工作的黎志明,与微信团队合作推出微信支付,2014年微信红包出现,将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送入快车道。依托微信强大的流量优势,金融科技业务在腾讯内部取得了不可阻挡的增长。此外,金融科技也一直是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业务线。“不管马丁有多忙,他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参加一次或两次FiT商务会议。此外,据了解,TenPay平台上的第一笔支付交易是由Martin本人完成的。最近,腾讯FiT开始以“腾讯金融科技”的品牌向外界展示。现在回想起来,它的发展路径是非常清晰的。通过红包和各种垂直场景,推广用户的高频支付习惯,以支付为切入点,支撑金融、保险、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业务,并成立了自己的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开展金融研究。其中,高风险和高门槛的业务,通过投资给予合作伙伴“半条命”。腾讯的支付业务“Money Pay”于2005年上线,但腾讯的移动支付时代是在微信支付和微信红包出现之后才开始的。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支付平台产品负责人陈奇茹表示,36KR微信红包于2014年春节推出,仅除夕就有500万用户参与收发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红包,完全超出了团队的预期,腾讯研发团队有点措手不及。他们在2014年春节期间很忙--不断增加服务器。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红包的数量越来越大,2017年春节除夕日红包总数量达到142亿个,是三年前的700倍。由于这种巨大的增长,数以亿计的人将他们的卡连接到微信,并很快被吸引到微信支付系统中。红包仅仅是个开始。近年来,微信支付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方式拓展了支付领域,“横向”是海外市场,“纵向”是国内线下垂直场景。线下渗透到各种垂直场景,从优衣库和星巴克等“超级连锁品牌”到街头的夫妻店,是腾讯的关键战略。 这种策略与支付宝没有太大的不同。这是因为与大品牌的独家合作关系意味着数百万用户和每年数十亿笔交易。该公司也有自己的创新场景。当腾讯和阿里通过投资滴滴、摩拜、ofo等出行场景在支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腾讯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空白的出行市场,占据了70%以上的公共交通市场。因此,作为高频微支付解决方案的代表,“打车码”已经成为腾讯在过去一年中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重点项目。这是一个日产能达到2.5亿的市场,马化腾经常提供平台。目前,腾讯尚未披露乘车码为微信支付带来的新绑定卡用户数量,但截至9月底,乘车码小程序用户已突破5000万,覆盖100多个城市。退一步,即使新用户有限,这样的高频支付场景也有助于增加用户粘性,增强用户认知度。蚂蚁金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17年12月,它在支付宝上将打车代码上线,并与芝麻信用、蚂蚁森林能源等支付宝内的其他服务连接起来,不仅可以直接刺激支付行为,还可以通过业务协作提升支付宝的用户活动度。此外,阿里对高频支付场景的投资并未止步。除了旅游领域的哈罗自行车外,还有几十家共享租赁公司,如衣2.物勘探、内实、海鸟巢、雨诺、加图等。此外,业内消息人士透露,支付宝今年实施了更加积极的用户增长计划,新用户的补贴成本大幅上升。因此,通过投资和市场投资,蚂蚁金服在很短的时间内支付了账面成本。根据阿里的财务报告,蚂蚁金服在第二季度(7月至9月)亏损3.52亿美元。当然,要想让国内流量逐步达到顶峰,继续追求增长,微信支付必须同时开拓海外市场。这也是阿里巴巴一直在积极推动的事情。对于微信支付的逻辑,陈启鲁表示,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跨境支付来满足中国游客出国旅游的支付需求。另外,WeChat海外版(wechat)用户数较多的地区申请了当地结算许可证,通过当地Wallet向当地用户提供移动结算服务。目前,微信支付已将本地商户拓展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足中国人出境游需求,支持17多种货币的直接支付。在第二条路线上,腾讯在香港和马来西亚获得支付许可证,并于2018年10月率先推出香港-内地“双向跨境支付”。这将支持香港本地用户使用香港版的微信支付(Wechatpay HK)与中国大陆商户一起消费。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提供的唯一海外第三方支付机构产品。数据说明了一切。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已经接入了80多个行业的商户,线下商业支付数量同比增长280%,商业支付数量首次占总交易量的一半。这也意味着,近4年后,用户通过红包养成的微信支付习惯已经完全渗透到日常消费场景中,微信支付完成了从“社交行为”到“支付行为”的转变。这样,在各种高频支付场景和海外市场中,微信支付的快速崛起,引发了腾讯和阿里之间持续数年的无竞争性移动支付大战,改写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格局。益普索10月份发布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调查报告》显示,在线支付场景下的交易额占整个市场的46%,首次超过支付宝。在一份简短的报告中,支付宝仍然以53.7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两个阶段的拉锯战表明,腾讯移动支付已经成长为一棵不容易被撼动的树。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评论